2018年5月12日 星期六

2018探訪傳承東不丹行腳

2018東不丹行腳團
團員:林慧貞、陸敬僑、陸敬華、朱小華、潘敏芳
參訪日期:2018年5月1日至11日

烏金祖古吉美達瓦仁波切及其四座寺院

06-達千寺,07-甘珠爾寺,08-俠星寺,10-沃瑟卡洽林閉關中心

烏金祖古吉美達瓦仁波切,來自東不丹,是藏傳佛教中五位伏藏師之王中的第二位咕嚕秋旺(1212-1270)的傳承持有者,目前繼承依旺不丹傳承中的三個寺院 06-達千寺、07-甘珠爾寺 和 08-俠星寺,並負責管理與支持10-沃瑟卡洽林閉關中心。

照片中站在烏金堪布左手邊的是烏金祖古的哥哥,烏金堪布回憶起童年,堪布和祖古哥哥及多傑師父三位從小一起長大,一起玩、也一起調皮搗蛋。

祖古的父親是東不丹非常值得尊敬、也很有影響力的長者。祖古的母親總是含蓄地笑著,不斷的謝謝大家對祖古的照顧,首次離開家鄉遠赴台灣,流露母愛之情。

老照片是祖古的爺爺,他是第一位邀請貝加林巴尊者到當地弘法,因此當地所有修行者及居民都成為尊者的弟子,傳承固松貢都的教法。

轉世傳承,又稱祖古傳承,是藏傳佛教寺院中一種傳統的繼承制度。在原有的修行者過世後,經過某些宗教儀式,找出新任的繼承者。這位繼承者,被認為是原任修行的轉世,享受有他的頭銜。

祖古的爺爺一定是為了繼續傳承教法,圓寂後轉世成為他的兒子的兒子,也就是孫子烏金祖古,很殊勝!

祖古跟隨堪布進入佛學院,完成九年學習之後,剛好東不丹的固松林閉關中心剛完成,祖古是第一批進入閉關中心實修行者,去年剛完成三年三個月閉關,今年二月在印度冬季傳法時,與圖登堪布一起接受果千仁波切的授證成為"堪布",接著即來到台灣學習中文,與台灣佛弟子結法緣。

據說,祖古在三年三個月閉關期間,曾經罹患結石,痛苦不堪。但是閉關中心上師非常嚴格,他認為此症狀不至於會"死",因此沒有讓祖古外出就醫,就這樣痛到圓滿三年閉關之後才就醫。如何將身體上的苦痛轉換為修行助力,而不是阻力,下次有機會見面時,可以請教祖古。





13-龍寧丘林寺

因為路程的關係,東不丹行腳團此次並未親臨 [龍寧丘林寺],當時寺院正舉辦多日八關齋戒,我們將護持寺院的物資及供養金委由喇嘛帶回。龍寧丘林寺是較具規模的寺院,果千仁波切也曾經蒞臨寺院主持年度竹千法會。



19-棍桑林閉關中心

東不丹的傳承寺院大多分散於穿越在山間河谷的聚落,有時看似只在對山,卻要行車外加徒步幾小時後才能到達,NO19棍桑林閉關中心及NO21貢通桑佩丘林寺即是。從我們投宿在札希岡的飯店往對山看,寺院就在照片中的山頂上。

我們趕路到札希岡時已是晚上八點多,等我們到來的是棍桑林閉關中心的住持,也是貝加林巴尊者在東不丹的弟子,他們從12歲即追隨尊者擔任侍者,幫忙牽馬、隨著尊者四處弘法。

住持們準備了剛採的當地新鮮蘆筍,並且帶來了一片尊者生前法衣供養給堪布。尊者生前四處弘法,生活簡樸,鮮少留下甚麼法寶,有些法寶則被裝藏在佛像、佛塔中,因此這片法衣就顯得特別珍貴。堪布小心翼翼地將的法衣裁剪成數小片分贈給我們,願以此尊者身加持所依聖物,為大眾種下解脫的種子。

在札希岡會見尊者弟子

從札希岡的飯店往對山看,寺院就在照片中的山頂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