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8月17日 星期一

【堪布法音】禪修與死亡


▎傳講上師:堪布烏金旺楚

▎時間:2015年8月17日
▎地點:台灣固松林佛學會

烏金堪布開場即強調,學習佛法「發心」非常重要,提醒我們於平日實修、禪坐等應依止佛陀所言的「四想」,即︰「汝應將自己作病患想,法作妙藥想,善知識作名醫想,精進修持作醫病想。」(原文載於《華嚴經》)

今天的課程堪布傳講的是學習佛法對死亡的助益,平時大家都不太喜歡聽到死亡,但佛法中不斷的提醒我們要重視「生命無常」這件事。

人從出生開始即慢慢走向死亡,即使是佛陀也進入涅槃,蓮師也會消逝,沒有一個人能避免。當身邊有親友過世時,即提醒我們去思索這個課題,學習佛法最重要的即是學習如何面對死亡,以及如何有更好的下一世。

我們的色身由地、水、火、風四大元素所組成。生,是身體(Body)與心識(Mind)的結合;死,是身體四大元素的敗亡。身體可以有很多個,但心識卻是一直持續的。

人的死亡可分為外在的身體的敗壞,和內在心識的分解。當我們進入到死亡的階段時,身體的四大元素即開始分解衰敗。當「水」的元素開始分解時,開始感覺身體的虛弱,接著「土」與水相結合,「火」開始敗壞時,會感覺乾渴,「風」開始敗壞時,開始感覺四肢冰冷,當風分解到最後充塞在空間中時,人即無法再吸氣了,出生時第一口氣是吸進來的,進入死亡時,氣很長很長的呼出去,卻而無法在吸進身體。當身體四大元素開始衰敗的過程中,我們的視覺、觸覺、聽覺等也開始衰敗了。其實,進入這樣的狀態時,我們並未真正死亡。

四個元素的衰敗是外在的死亡,有些人在這種狀態可能會持續很多天,印度、尼泊爾的習俗家人在家中死亡是不吉祥的,會將移至屍林,但也有死而復活的例子。

喜瑪拉雅山區的傳統,當有人死亡時會等待三天或七天才火化,這段時間內會從事很多儀軌,直至死亡。此時,是修遷識法的最重要時機。很有修持的行者會自己修持,一般人可請上師修法。

外在四大分解:地水火風溶入心識

內在心識分解:白色明點下降,嗔心妄念消除,紅色明點上升,貪念消除,兩個明點在心間結合,愚癡的妄念淨除。此時心識離開身體,如眼睛張開時開見一片光明清靜無染的狀態,即「光明母子會」,有禪修經驗的人,在此覺性會很強,可以掌握到此大圓滿境界。

法性中陰獲得解脫的訣竅

■ 法性中陰的景象

脫離身體貪嗔癡的,真實本性的展現可能只是一秒鐘的短暫時間,禪修的經驗,可以抓住這樣的經驗,禪修經驗豐富,有較長的時間可以掌握真實本性的髂個剎那。此時會有很多光、聲音、各種形象出現,若我們不認識他,就會害怕而逃離。

■ 臨終中陰的四個階段及修持方式。

第一階段:在身體四大分解時修遷識法,拔度至佛國淨土。

第二階段:進入光明本性的境界中,因禪修大圓滿經驗,獲得解脫。

第三階段:各種光、聲音、及各種寂靜尊、憤怒尊出現時,能找到自己的本尊,並祈禱本尊加持自己在中陰時能得到解脫。

第四階段:進入風雨交加的階段,若能持續憶念自己的上師,也能投生到較好的下一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