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【五加行七日閉關開示】
指導上師:堪布烏金旺楚
主辦單位:台灣固松林佛學會
日期:2019年8月28日至9月3日
地點:華藏教學園區(新北市深坑區阿柔里5 鄰大崙尾9 號)
即席口譯:朱小華
文字整理:林佩蓉
蓮師曾說在菩薩聖者加持過的地方閉關一年,勝過在普通地方閉關三年。華藏教學園區是許多高僧聖者來加持過的地方,它已是一個聖地,我們要如此看待這個地方,相信我們正在極殊勝的聖地閉關。
最好的閉關是獨自一人閉關。獨自閉關優於團體閉關,而團體閉關人少比人多好,到鄉村閉關會優於在城巿閉關。
外、內、密閉關同時保持修持的重要性
閉關的意涵在於設立界限(boundary),以劃分世間法與出世間法,包括外在、內在和秘密的三個層次。
- 外在閉關(outer retreat):身的閉關。
不接觸外在的世俗雜務,透過不與外界接觸的這種閉關結界,減少接觸負面的連結。這也是很多閉關中心不開放給非閉關者進入的原因。如同我們9個人閉關仍選擇隱蔽的聖地,也是要避開與外界接觸的機會所以不在中心閉關而在這裡閉關。
- 內在閉關(inner retreat):語的閉關,即禁語。
言語上不談世俗,只談佛法善語。儘量不要使用手機,能不講話就不講話。同壇閉關的師兄也不要談論世俗之事。
若能禁語是最好,也是閉關最重要的。如果不能禁語,就持咒。如果有困難,也多談佛法相關的正面、有福德之事。
- 秘密閉關(secret retreat):意的閉關。
如果身與語都閉關了但念頭仍往外跑,那麼來到這裡閉關也是沒有意義。身與語不被外界干擾時,念頭也不會散亂。在閉關期間,會有不同禪修次第來訓練我們的心能安靜下來。讓心遠離世俗,與外界作一個結界boundary,不再散亂於世俗之事,這是我們在此閉關的原因。
在這裡,不要讓心隨念轉,專心在此地,因為我們已在此地閉關,外在的掛慮都是多餘無意義的。我們的身體是最容易控制,再來是言語,最難是控制心。我們在此閉關目的就是要試著控制我們的身、語、意。這就是為什麼要在此地以外、內、秘的閉關結界來做閉關,就是要依此方式來控制訓練我們的三門。如果能控制心,我們的身體在那裡,都沒有關係。但在尚未能控制心之前,設置身與語的結界以進行閉關是非常重要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