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9月9日 星期日

【堪布法音】《心經與空性》禪修開示

傳講上師:堪布烏金旺楚
日期:2018年8月4日、5日、18日、19日
▎地點:台灣固松林佛學會

《心經與空性》課程結束後,堪布希望法友能經常思維空性見地,因此指示在每周五晚上綠度母共修時段,增加心經與空性的觀修,並開示共修進行的方式,茲將筆記整裡如下,與法友分享,若有錯誤敬請指正。四天詳細課程內容可參閱課程錄音。

★ 共修流程

1、止禪:數息1~10,反覆三遍,或以佛像為禪修對境
2、綠度母法本儀軌持誦
3、慢慢念誦心經一遍、咒語五遍
4、觀禪:觀察修――空性見地分析思維
        安住修――依止、安住於空性見中禪修


★ 如何進行止禪 (Samantha)

在進行觀禪實修之前,必須先有止禪的基礎,目的是讓散亂的心能安靜下來。

■ 止禪有兩種方式
1、有所緣境禪修。
2、無所緣境禪修。

綠度母共修時進行有所緣境禪修,熟練後,可進行無所緣境禪修,即睜開眼睛,將心離開三時念頭,安止於前面虛空。

■ 有所緣境的禪修有兩種方式

1、以數息為所緣境
毘盧七法坐式,開始前先深呼吸、放輕鬆,將身心完全放輕鬆。接著慢慢地吸氣,再慢慢地吐氣,暫時短暫停頓,數1次,數至第10次,反覆做三遍。

2、以佛像法照來做為所緣境
用佛像法照來做為對境,深呼吸後,眼觀鼻,順觀法照,雙眼專注地看著法照,將心安住不要有其他雜念,維持平穩呼吸,兩三分鐘後閉起眼睛,讓佛像在心裡顯現出來;當心一散亂,顯現的佛像即會消失,這時睜開眼睛,再反覆凝視法照。

★如何進行觀禪(Vipassana)

- 當止禪很進入狀況後,即可進入觀禪 (Vipassana) 。Vipassana藏文的意思是lhag-mthong,lhag 的意思是至高無上的,mthong 的意思是觀察洞見,lhag-mthong意為看清心的內在本性,看清事物的本來面目,是超越世俗的、殊勝的洞見。

- 觀修空性是超越二元對立的空性智慧,如《心經》開始所述「甚深的光明禪修 (profound illumination) 」,profound意指智慧,illumination即為空性,將心依止在空性的智慧。

■ 觀禪分兩階段進行:

1、觀察修 (analytical meditation)

- 禪修準備:毘盧七法坐式,發菩提心。

- 思維分析《心經》的空性見地。所有現象與顯相皆因緣合何而生(緣起),沒有自生獨立存在(性空),如《心經》所言: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所有宇宙器世間與一切有情都是因緣和合而生,短暫存在,緣聚則生、緣盡則散,包括五蘊、六入、十二處、十八界,均涵攝在緣起中。

- 開始對「五蘊」的分析思維,觀察分析我、我的 色身、自我的現象與顯相等,特別是對「心」與「身」的分析。

- 對「心」分析思維的舉例:我的心在哪裡?心的顏色?心的形狀?….

- 對「身」分析思維的舉例:我們的身體中有八萬細菌存在,我們會認為身體是我的,對細菌而言,身體卻是他們的家、能量的來源。若舉行投票決定身體是誰的,結果是細菌有八萬票勝人的一票。我們自認擁有這個肉身只是一個自以為是的觀念,並不是真的如此存在。

- 經過不斷的分析思維之後會產生疑問,既然「身」不存在、「心」不存在,那「我」存在嗎?我是誰?我在哪裡?……..

- 為了要了解我不存在,首先要瞭解「五蘊皆空」,既然沒有「我」的存在,就應破除「我的…」的存在,破除自我的執著,即為「無我」。這即是佛陀所說的空性。

2、安住修 (resting meditation)

- 經過觀修空性之後,則依止、安住於空性的正確見地中禪修,清楚放輕鬆的禪修,能坐多久就坐多久。

- 初學者著重在觀察修時間較長,安住修時間較短。慢慢對空性見的分析時間會逐漸縮短,即能升起對空性的覺受,熟練以後,行、住、坐、臥,隨時隨地都能有空性的覺受經驗。

- 當我們說安住於空性的禪修時,有人會誤認為是沒有任何的念頭,事實上不是。可以說沒有任何世俗的念頭、三時念頭,但應有清楚明晰的覺知,將心安住在空性的正確見地(即智慧)。
_______________

【延伸思維】《佛子行三十七頌》

Ü第22偈頌是《心經》法義的總結,描述空性的智慧。

諸所顯現唯自心,
心體本離戲論邊,
知己當於二取相,
不著意是佛子行。

意譯:一切生起之現象乃心之造作,心的本質離於概念之限制。認清心之本質,然後停留在這認識之中,不造作,不持有主體與客體的概念,乃是菩薩的修行。
_______________

Ü第29偈頌說明「止」是「觀」的基礎。

甚深禪定生慧觀,
能盡除滅諸煩惱,
知己應離四無色,
修靜慮是佛子行。

意譯:知道透過以穩定“止”為基礎的深度“觀”,煩惱能夠完全被降服,修持能夠完全超越無色界的禪定,乃是菩薩的修行。